齐桓公好服紫 一国

齐桓公好服紫 一国 一国尽服紫的服是什么意思?

一国尽服紫的服是什么意思?

一国尽服紫的服是什么意思?

原文应该是一国尽紫服,这个“服”是服装的意思,你说的一国尽服紫这个“服”是指穿衣。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甚贵,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君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齐国都城里的人便都穿紫色的衣服,说明老百姓对偶像或权威人物的审美取向是非常趋同的。本文以生动的事例说明了\

齐桓公好服紫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齐桓公好服紫》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讲的是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齐国都城里的人便都穿紫色的衣服,说明老百姓对偶像或权威人物的审美取向是非常趋同的。本文以生动的实例说明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告诫人们,作为领导人或具有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必须谨慎,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否则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附原文: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xiù:气味)。’”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其人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先秦时期以什么颜色为尊?

根据《礼记》,西周和东周时期天子是穿青衣的,也就是周朝以青色为尊,不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君处心积虑抢地盘,当霸主,前期头顶还有个周皇室,对于颜色并没有什么讲究,大概是各家有各家的画风,有的还看王侯的个人爱好。这里有个小故事,关于齐桓公对于基佬紫的诚挚热爱,是记载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上的:“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意思就是因为齐桓公的偏爱,引领了齐国潮流,一个国家都是国君同款,搞得物价虚高,五匹生绢买不到一匹紫色布料。

这个故事能看出来两点,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国君比较任性,喜欢啥穿啥是可以的,颜色方面没有规制;另一点是,国君喜欢的颜色并不会被定位皇家专属之类的,人人都可以穿,国君就是潮流前线的第一波。

不过,虽说齐桓公深爱紫色,并且坚定要穿,实际上管仲是很有意见的,劝说道:“三日,境内莫衣紫也。”;这一方面是因为物价虚高,要控制,另一方面是当时紫色并不是什么高贵的颜色。这是因为在古代对于颜色有所谓“正色”和“间色”的说法,所谓正色就是青、赤、黄、白、黑,而间色是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讲白了就是混色。

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正色显然更加高贵,在等级分明的古代,这种颜色的区别是可以用来分贵贱的,孔子也说过“红紫不以为亵服”这样的话。所以紫色作为间色,《释名·释采帛》中有“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的说法。

因而在齐桓公的时代紫色并不是一个高贵的颜色,齐桓公完全是因为自己对于基佬紫的热爱而跳出了等级的包围圈,勇敢追求对美的欣赏。

不过也正是因为齐桓公弄了这么一出,连带着被批评不正的紫色跟着这位春秋第一霸主地位渐渐上升,最终也成为了朝服的颜色之一,最终竟然成功上位,成为一个贵族颜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