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导入

矛和盾的集合导入 盾与矛的结合?

盾与矛的结合?

盾与矛的结合?

坦克是将进攻的矛和防御的盾结合起来。在军事上,把矛和盾结合起来的例子还有很多,典型的就是碉堡。碉堡在军事上是起防守作用的坚固建筑物,多用砖、石、钢筋混凝土等建成。所以从防御的角度看,它是坚固的“盾”。但碉堡还带有射击口,通过射击口,隐蔽在碉堡里的守军可以对敌人进行有效的打击。甚至在有些大型的进攻型战役中,为了压缩对敌人的包围圈,同时又最大程度的减少己方的人员伤亡,通过构筑碉堡,步步为营,稳步推进也是很常见的战术。另外,在实际生活中,把矛和盾集合起来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带橡皮头的铅笔。铅笔可以书写文字,而橡皮头则能将书写错误的地方擦掉。再比如:双层公共汽车、火车等等。跟一般的运输工具比起来,它们既同样提供了保护乘客或货物的空间,又能运输更多的乘客和货物。

矛盾导入语?

(一)、故设矛盾,导入新课

1.用“自相矛盾”的导入语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思考。

师:同学们,今天我校的语文老师全部大部分来听课了。(生笑)

生:“全部”和“大部分”两个词矛盾。

师:噢!说错了。我重新说一句,(看看外面)今天天气真好,是个布满阴云的晴天。(生笑)

师:又出问题了?

生:晴天是有太阳的,布满阴云的天气怎么可以说是晴天?

师:(板书“矛”和“盾”并进行书写指导)“矛”是什么东西?

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师:“盾”是什么呢?

矛和盾寓言故事?

矛和盾寓言故事叫《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难一》。

该成语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互相抵触。在句中常用作谓语、定语,不能用于两方以上,只能用于单方自我抵触。

战国·《韩非子·难一》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后人由上述文献提炼出成语“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