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公式推导

高斯公式推导 高斯求和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高斯求和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高斯求和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文字表述:和=(首项 末项)x项数/2

数学表达:1 2 3 4 …… n = (n 1)n /2

例:

1 2 3 ... 100

=(1 100)×100/2

=101×100/2

=10100/2

=5050

拓展资料

7岁那年,高斯第一次上学了。头两年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1787年高斯10岁,他进入了学习数学的班次,这是一个首次创办的班,孩子们在这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算术这么一门课程。数学教师是布特纳(Buttner),他对高斯的成长也起了一定作用。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一则故事说,高斯10岁时算出布特纳给学生们出的将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的算术题,布特纳刚叙述完题目,高斯就算出了正确答案。

不过,这很可能是一个不真实的传说。据对高斯素有研究的著名数学史家E·T·贝尔(E.T.Bell)考证,布特纳当时给孩子们出的是一道更难的加法题:81297 81495 81693 … 100899。

当然,这也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公差为198,项数为100)。当布特纳刚一写完时,高斯也算完并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E·T·贝尔写道,高斯晚年经常喜欢向人们谈论这件事,说当时只有他写的答案是正确的,而其他的孩子们都错了。

高斯没有明确地讲过,他是用什么方法那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数学史家们倾向于认为,高斯当时已掌握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仅10岁的孩子,能独立发现这一数学方法实属很不平常。贝尔根据高斯本人晚年的说法而叙述的史实,应该是比较可信的。而且,这更能反映高斯从小就注意把握更本质的数学方法这一特点

高斯成像公式的推导?

成像公式

又称透镜成像公式、高斯成像公式,形式为1/f=1/u 1/v.其中f为焦距,凸正凹负;u为物距;v为像距,实正虚负。

证明如下:

设物长为AB=x=CO,像长为A'B'=y;物距为BO=u,像距为B'O=v,焦距为OF'=f

三角形ABO相似于A'B'O,

三角形COF相似于A'B'F,(易证)

所以AB/A'B'=BO/B'O

CO/A'B'=OF'/B'F'

即x/y=u/v

x/y=f/(v-f)

所以u/v=f/(v-f)

所以v/u=v/f-1

所以v/f-v/u=1

所以1/f-1/u=1/v

所以1/f=1/u 1/v

若u、v与光线的方向相同为正,相反为负。

公式为1/f=-1/u 1/v为标准变换。

f=uv/(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