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谁说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谁说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谁说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谁说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谁说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春秋战国时代孟子讲的,记叙在《孟子·离娄上》,全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认为犹告也。孟子,即孟轲,战国时期鲁国人,古代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学家。孟子承继并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是一代儒家思想大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之为“孔孟之道”,曾子-子思-孟子是师徒。

孔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认为犹告也”。

《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顺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顺也;家贫亲老,不以禄仕,二不孝顺也;不娶无子嗣,绝祖先祀,三不孝顺也。三者当中无后为大。”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听从,见父母有过错且不劝导,使他们深陷不仁不义当中,这也是第一种不孝顺;家世贫困,父母年迈,自己却没去做官吃月俸来供奉父母,这也是第二种不孝顺;不结婚生子,断决子孙后代,这也是第三种不孝顺。

孔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老孟讲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像舜帝那般不告诉父母就擅自娶了媳妇儿的做法,便是“无后”。假如是君子,就应该在娶媳妇以前告之父母。假如说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顺,那养育子孙后代便就是最大的孝,舜帝着急结婚,不就是为了尽早生孩子吗?那孟子为何反倒说这种行为是“无后”呢?

因此,结合上下文和情境剖析,“无后”不可以作为没有后代而言,而应该解释为:并没有尽到子孙后代的责任。婚姻生活乃人生中的大事,舜帝连这都不通知父母,真的是不该。并且,古时候《二十四孝》中第一孝的故事就是关于舜的,承受这么大的孝名,却作出不孝顺的事,舜的行为当然要被放大化。

其一,在孟子文中的情境,第二种更为可用;其二,《孟子》一书中还记录着“不孝顺”的五种个人行为,各是:“惰其四支,不管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顺也;博奕好喝酒,不管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顺也;好商品财,私老婆,不管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顺也;从耳目之欲,认为父母戮,四不孝顺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