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互保的后果

东南互保的后果 东南互保的结局和意义是什么?

东南互保的结局和意义是什么?

东南互保的结局和意义是什么?

结局就是:避免了庚子国变的进一步扩大,一定程度上抵抗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想法,保住了南方的半壁江山。

但意义绝不止于此。

东南互保标志着,晚清的地方实力派和中央之间最后的一层窗户纸也被捅破,朝廷于地方督抚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彻底流于形式。

在中国古代,圣旨是必须无条件执行的死命令,“抗旨不尊”是毫无疑问的死罪。而朝廷大臣尤其是封疆大吏公然违抗圣旨更是决不允许的事情。可是以李鸿章为首的黄河以南的各省督抚,公开拒绝圣旨,甚至做好了接管政权的准备“若神京沦陷,两帝惨崩……则推李鸿章为大总统”。这放在封建时代的任何一个时候,已经完全可以被判定为造反,可是在东南互保结束后,无论是李鸿章张之洞,还是刘坤一盛宣怀,众多的地方大臣无一人受到处罚,说明清廷已经威严扫地,对地方的控制已经弱到了极点。

李鸿章等地方督抚在庚子年的一系列变故中保持了高度的清醒,当朝廷向列强宣战的诏书传来的时候李鸿章立刻意识到大祸即将临头:“若不自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所以他坚持:“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公开对朝廷说“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在李鸿章的带头下,湖广,四川,陕西,山东,浙闵,上海,两江等各地的督抚或公开或消极的抵制朝廷命令,联合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保证了江南半壁江山免遭战火荼毒。

一般来讲,当一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开始主导外交活动的时候,这个国家就离亡国不远了。比如苏联解体前的叶利钦,出访欧美各国都是受到的国家元首级别的待遇,没过多久,红色帝国苏联就倒塌了。

在东南互保之后,各省都意识到,必须组织武装力量保卫自己,靠着这个不靠谱的清朝朝廷只有等死的份,所以各省都开始组织本省的武装。早在太平天国以后,清朝各省就有了独立的财政权,庚子年之后又有了独立的军权。所以后来辛亥革命一爆发,各省可以很快的独立出来支持革命,清廷根本无力制裁,这一切的开始就是从东南互保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