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对皇帝的称呼

秦朝对皇帝的称呼 为什么秦始皇要称“皇帝”?

为什么秦始皇要称“皇帝”?

为什么秦始皇要称“皇帝”?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自创出了“皇帝”这一新的称号。“皇”字的原义是“大”,又是对先代或神明的敬称,还可用作“天”。而“帝”字原本更是只有最高天神,即先秦時代的上帝、天帝的意思。“皇”和“帝”原本都不是用作人间统治者身上的称号。又有一种说法,皇帝的名字取自于上古的三皇五帝。现在嬴政自称皇帝,既是对自己超侔六国诸王功业的标榜,也是神化自己的表现。

秦始皇还规定:从此,只有皇帝可自称“朕”。皇帝发出的命令分为“制”、“诏”两种。皇帝的大印称为“玺”。在书写文书、信函过程中遇到皇帝、始皇帝等词,要另起一行,抬头顶格书写,叫作“平阙”。也不许直接称呼皇帝本人的名字,连同音字也要改变读法。这就是避讳制度。实行以上这些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这种种制度,特别是其中所体现的两项原则:即皇权的绝对权威性和皇位的世袭制,都被后世专制王朝所因袭,成为中国自秦以后的社会固定的皇帝制度。

为什么秦始皇要称“皇帝”?

秦始皇帝赵政是兼并六国、一统华夏的伟大君主,后世评论曰“千古一帝”,当之无愧。那么,这位自以为超越了前代一切君主的秦王,为什么要给自己加上“皇帝”的称号呢?“皇帝”的称号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今人绘秦始皇帝像

首先还要从“皇”和“帝”的意思说起。古文字学家于省吾认为,皇本来是形容词,指的是皇皇盛大的意思。而“帝”的本义是上古时代君王死后被神格化后的天神,保佑子孙后世。学者们认为,在上古时代有一个特色,那就是作为上帝的至高神和祖先神是一体的。古人认为,祖先死后升天成为天帝,接受后代的祭祀,又反过来保佑后人。

但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王的权力得到了扩大,一些王开始试图神化自己以取得更大的权力。最典型的就是商纣王,已经自称为“帝”。而战国后期出现了“三皇五帝”的说法。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赵稷和齐湣王便相约称帝。象征着王权逐渐扩大,已经夺取了神权。但这仅仅只有两个月就废除,也反映出神权影响犹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荡平六国,兼并天下之后,试图建立一套完备的超越以往的新制度,那就是以皇帝专制制度为中心,以高度集权为特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质。秦始皇拒绝了“泰皇”的称号。在他看来,还是以往有先例的“帝”更具有诱惑性。他自以为功过三皇五帝,所以直接给自己发明了一个尊号,那就是“皇帝”。“皇帝”不同于王。“王”是贯通天地人者,尚且自以为是人。但“皇帝”则表明,秦始皇帝已经以神自居,自以为主宰人世间的一切。可以说,“皇帝”这一称号,充分体现了秦始皇帝的自我标榜。

里耶秦简“秦更名方”

近人发现的里耶秦简“秦更名方”就记载了当时祭祀皇帝的仪式,便直接沿袭了天帝祭祀的仪式,因此意味皇帝等于天帝,秦始皇帝被充分神格化。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秦始皇试图通过制度化的建设和秦法的推广营造这样的现实:秦始皇帝是神,秦帝国是一个神权统治的国家。

传“传国玉玺”玺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鸟虫篆文)

参考文献

于省吾:《皇帝称号的由来和秦始皇的正式称号》

游逸飞:《在帝国边疆的木简中寻找秦始皇》

马非百:《秦始皇帝集传》

张分田:《秦始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