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风云录

万历风云录 万历历史始末?

万历历史始末?

万历历史始末?

明朝万历帝是明神宗朱翊钧,他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张居正的辅佐下,朱翊钧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由他主导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朝鲜之役,分别平定了蒙古、苗疆,击退了丰臣秀吉的野心,为明帝国边境的安稳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也成为了他最大的功绩。

但与此同时在他的治理下明帝国也产生了诸多隐患,甚至出现了灭亡的前兆。他的那些荒唐行为,是我们在评断他的功过时绕不过去的坎。

首先是国本之争。太子作为一国之本是王朝稳定的基础,但在立太子这事上,朱翊钧并不想按照常规立皇长子朱常洛,反而倾向于自己宠爱的郑贵妃所生的儿子朱常洵。这一不同寻常的心思自然受到了众多大臣的激烈反对。

深感自己私生活受到挟持的朱翊钧通过杖打、贬谪、不理睬等种种手段来打压反对的声音,意图磨灭群臣的斗志,再加上一些阿谀奉承的大臣刻意帮忙。

这个过程竟然持续了15年之久,直至万历二十九年朱常洛才终于被立为太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整个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这一事件对整个明朝历史的进程产生深刻影响。朱翊钧自此心灰意冷,不再过问朝政,二十多年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

由朝廷争论催生的东林党人由此坐大继而陷入连绵不断的党争,引起无数后患。此事后续的梃击案更是成为明朝最大的悬案之一,引发了整个朝堂的动荡。

这一切的根由都在于朱翊钧未以国家为重,反以私心乱国,在国事和家事孰轻孰重的权衡下任性而自私,所以此事是为他荒唐事之首。

其次是贪钱。朱翊钧亲政之后,立即抄查了大太监冯宝、首辅张居正的家产,把所有细软都搬进了内库。之后他又从内廷挑选宦官担当“矿监税使”,光明正大地搜刮天下民财。

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宦官到达地方之后除了替朱翊钧敛财以外,还中饱私囊,以朱翊钧的名义欺压百姓,强取豪夺,一时间弄得民不聊生,天下纷乱。

其中,以大太监高淮的所作所为最为典型。万历二十四年,高淮受命开矿,征税辽东。他先是逮捕了因税款严苛而民变的数十人,随后又为了贪墨军士月饷而诬劾辽东总兵马林,最后倒打一耙,诬陷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

这一无耻行为直接激起辽东、前屯卫、金州、松山等地军事哗变,而这些地方恰恰是防卫后金的第一线,后金由此得到了壮大的机会并对明朝产生了直接威胁。

矿税乱国是朱翊钧贪钱所致,要不是他的命令,再有胆的宦官也根本没有这个机会去作乱,所以此事当为朱翊钧荒唐事之二。

最后是和后金的战争。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反明,接连攻陷抚顺、清河。明万历四十七年,杨镐统领二十万明军与努尔哈赤对峙辽东,在朱翊钧的不断催促下,杨镐主动出击,兵分四路意图围歼后金军。

努尔哈赤面对这种情况,先破明军西路主力、再破北路军、东路军,引起南路军溃逃,明军大败。这场战争便是明朝灭国的开端“萨尔浒之战”。

在整个事件中,战前朱翊钧横征暴敛,致使辽东军心不稳、粮饷不足。战争中朱翊钧不顾现实军情,一味催促出战,加之用人不明、计划不周,致使将领互相掣肘终成大患。

战后朱翊钧为应付军费,加派辽饷、剿饷、练饷,让明朝百姓本就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引起天下震动,动摇了国家之根本。这种行为荒唐至极,罄竹难书,是为朱翊钧荒唐事之三。

万历四十八年,朱翊钧去世,得葬定陵。纵观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一生,前二十年他都生活在张居正的阴影里。

当自己开始亲政后他也曾努力奋斗,当了一段时间的好皇帝,建立了真正的功勋,保持这个势头朱翊钧未尝不能成为一个好皇帝留名青史。

但就因中后期的懈怠放纵,自私贪心,以至于干下了许多荒唐事,导致自己身败名裂。而最终让史书上对朱翊钧的记载,全是贪钱、贪色、贪权,丝毫没有什么赞美的语句。

这样一个帝王,除了让人徒留叹息之余,更多的是多了一份君子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