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一般修饰什么词

副词一般修饰什么词 副词可以修饰哪些词?

副词可以修饰哪些词?

副词可以修饰哪些词?

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也可以修饰副词,副词本身要用副词来修饰,如:He is a very careful driver.He drives his car carefully.He drives his car very carefully.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副词修饰什么词口诀?

副词口诀:副词修饰动与形,范围程度与时间.肯否估计与情态,语气频率用法全.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时名副名看加在,名前可加副不来.前很后名都不行,单独回答更不能)加括号的怎么解释,

副词[fù cí]

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

副词是一类用以修饰名词以外词语和整个句子的词,修饰名词的词一般为形容词.

一般而言中文在一个词的后面加「的」使其成形容词,加「地」使其成副词,但是现在一般已经不太常做这种区别了.

以副词修饰的句子举例:「一只非常小的虫轻易地钻进了那个洞穴里」,其中[非常]和[轻易]地为副词,小为形容词,虫为主词,钻进为动词,洞穴里指明前往地点.

一些问问题时的所用的词,像如何、谁、何时、什么等在某方面也可视为副词.

副词修饰什么词口诀?

副词口诀:

副词修饰动与形,范围程度与时间。肯否估计与情态,语气频率用法全。

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

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

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时名副名看加在,名前可加副不来。

前很后名都不行,单独回答更不能。

注:此为网上下载,便于对仗学习。

1、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太、更、挺、极其、格外。

2、表示范围:都、全、总、仅仅、只。

3、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在、就、将要、曾经、刚才、马上。

4、表示处所:到处、处处。

5、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没有、不用(甭)、必须。

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虚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介词可以分为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原因介词和其他介词。

所有介词

临乎与为共冲到兜于

即从以似假去让诸及

往迆连迎道遵对导寻

将当叫吃合同向和问

如尽打执把投拦按捉

洎给维缘在因惟就比

照较方爿暨拿替望朝

爰直由率被用繇齐至

管自起趁践跟

介词的分类

1、表示时间、方向、处所:当、趁着、从、往、沿着等

2、表示方式:按照、通过、比、拿 、本着、以、凭等

3、表示原因、目目:为、为了、由于、 因为等

4、表示关涉对象:对、对于、跟、同、关于、 除了等

5、表示施事、受事:被、让、由等

古代的介词

一、介词的定义及特点

介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一种词类。动词属于实词,在句子里主要充当谓语;介词属于虚词,介宾结构主要用在谓语前面作状语,或是用在谓语后面作补语。

介词的基本功能是与所带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词谓语所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工具、方式、原因、对象等,也可用在形容词谓语后介绍比较的对象。

例:P195

1、古代汉语的介词宾语在介词位于谓语前面充当状语时有时可以省略。

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介词宾语有时前置。

例: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3、一些介词结构的位置较灵活。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二、古代汉语常用介词介绍

(一)于(於、乎)

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涉及的范围,可译为“在”“从”“向”“到”“在……方面”。

例:初,宣子田於首山,舍于翳桑。P197

2、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或“对于”

例:凡诸候有四夷之功则献於王。

3、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动词的后面充当补语,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更……”。

例:苛政猛於虎也。

4、用在被动句的动词后面,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

介词“于”在古籍里有时写作“乎”,“乎”作介词的用法与“于(於)”大致相同。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乎”也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二)以

“以”本来是动词,基本意义是“用”。虚化为介词,其用法也多与“用”(凭藉)的意味相关。

1、介绍动作行为凭藉的工具、手段、条件、依据,可译为“用”“拿”“凭”“根据”。

例: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例:P198-199

2、介绍动作行为所处置的对象或涉及的人。

“以”介绍动作行为所处置的对象时,相当于“把”。

例: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以”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时,常有“率领”的意思。

例:宫之奇以其族行。

3、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动机,可译为“因为”。

例: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

例:文以五月五日生。

介词“以”还常与动词“有”“无”(亡)组成“有以”“无以(亡以)”等凝固用法。“有以”相当于“有东西(或办法)用来……”,“无以(亡以)”相当于“没有东西(或办法)用来……”。

例: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位置于谓语前面充当状语,也可以位于谓语动词后面充当补语。

例:P200

“以”作介词常有省略宾语的情况,在阅读理解时,要补出宾语以完整理解文意。

例: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名词或代词充当介词“以”的宾语有时前置。

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代词充当介词“以”的前置宾语最常见的用便是组成“是以”的固定结构。相当于“因此”(凭着这个,因为这个)。

例: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三)为

“为”在古代原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音wéi,虚化为介词后,除在被动句中引进行为主动者时读音仍为wéi外,其余的介词用法读音均为wèi。

1、介绍动作行为关联的对象。

“为”表示动作行为为谁而发,可译为“给”“替”“帮”。

例: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为”表示动作行为向谁发出,可译为“向”“对”。

例:犀首以染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

2、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

介绍动作行为原因的“以”可译为“因为”。

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介绍目的的“以”可译为“为”“为了”。

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3、在被动句里,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可译为“被”。

例: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有时,介词“为”省略宾语,即不出现行为的主动者,这样“为”就直接与动词连用,来表示被动。

例:胥之父兄为戮于楚。

(四)与

介词“与”也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介绍出动作行为发出时所小溪主的对方。可译为“和”“同”“跟”等。

例:王割子期之心以与随人盟。

有时,“与”所带宾语省略,但所表意思不变。

2、介绍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可译为“为”“替”“给”。

例: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3、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相比”“对……来说”

例: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

“与”和疑问代词“孰”搭配使用表比较,后来形成一个固定结构“孰与”,大致意思是“和……比谁(哪一个)更……”。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有时比较已有结论,“孰与”就带有“哪里比得上”的反问意味。

例: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

简单的说,

介词就介绍对象和句子其他部分的关系的.比如:在,和,跟,从,除了,为了,关于,根据……等等

介词

1,介词的语法特征:

(1)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语法意义.如:

从明天(开始)(表示时间) 在家(自修)(表示处所)

按原则(办事)(表示方式) 把作业(做完)(表示对象)

(2)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39从车上下来#39#39比他高#39.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39的#39,如#39对历史人物的评价#39#39在桌子上的书#39.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39工作到深夜#39#39睡在床上#39.介宾结构不能做谓语.

(3)#39在,向,于,到,给,自#39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39落在我身上#39#39奔向二十一世纪#39#39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39#39勇于实践#39#39走到了目的地#39#39献给人民#39#39来自纽约#39.

2,介词的分类

(1)表示时间方所:从 自 自从 于 打 到 往 在 当 朝 向 顺着 沿着 随着

(2)表示方式:按 照 按照 依 依照 本着 经过 通过 根据 以 凭

(3)表示目的:为 为了 为着

(4)表示原因:因 由于 因为

(5)表示对象,范围:对 对于 把 向 跟 与 同 给 关于

(6)表示排除:除 除了 除去 除非

(7)表示被动:被 叫 让 给

(8)表示比较:比 和 同

上述介词中的#39着,了,过#39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

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39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39等.

他为谁 为大家.(动词)

我们为人民服务.(介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

今天我们比技巧.(动词)

你比他强.(介词)

计划通过了.(动词)

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

二者的区别在于:

(1)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

他在不在宿舍 (动词)

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39在#39为介词,不能改为#39在不在#39)

(2)#39X 宾#39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39X#39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39X#39是动词.如:

火车到站了.(动词)

火车到十一点钟才进站.(介词)

他在宿舍.(动词)

他在宿舍住.(介词)

他住在宿舍.(介词)

(3)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39了#39,介词不能.

汽车经过了八一桥.(动词)

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

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倒装句 [dào zhuāng jù]

为了强调、突出等词语的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叫做倒装句。在倒装句中,颠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复原位而句意基本不变,句法成分不变。

中文名

倒装句

作用

强调、突出等

原理

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

感叹句疑问句

谓语将它放到句首

类型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

古代汉语

主谓倒装

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如下几种情况除外: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的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a 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 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③、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3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9——“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对于莲花的喜爱”。#39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这里的“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④、 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例:是以谓之“文”也。“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⑤、 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①、“中心词 后置定语 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 ”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②、 “中心词 之 后置定语 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③、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介宾结构后置

(也叫状语后置)

①、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②、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倒装句有:主语和谓语倒置,定语、状语和中心语倒置。倒装句主要是为了能够强调某一事物。

主谓

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正常的、一般的语序。有时也会颠倒过来,谓语前置,这是最常见的变式句,这种现象常见于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谓语和主语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隔开。构成:“谓——主”格。例如:

上哪儿找啊,你?(疑问句)

放心吧,爸爸妈妈!(祈使句)

终于过去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统治!(感叹句)

这往往是为了强调谓语,或者是说话急促而先把重点说出,然后追加主语。主语一般读轻声。

定语状语后置

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这是正常的、一般的语序。有时也会放到中心语之后。后置的定语、状语限于一些“的”字短语、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短语。构成:“中心语——定/状语”格。如:

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游历的,都特地赶来观礼这次大婚的盛况。(定语后置,“的”字短语)

农民们,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愁眉苦脸地清理着破烂的东西。(定语后置,“的”字短语)

头上插着许多鲜花,横七竖八的。(定语后置,“的”字短语)

他走上了领奖台,慢慢地,羞怯地。(状语后置,形容词)

她站在哪儿,静静地。(状语后置,形容词)

他醉熏熏地走着,摇摇摆摆地。(状语后置,形容词)

同学们都来了,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状语后置,介词短语)

他退休了吧,大概。(状语后置副词)

定语、状语后置往往是为了突出它,因而能使句子节奏更明快、更简洁有力,可变长句为短句,有时还可以起到强调、补充作用。

有时要强调状语的中心语,也会把状语放后:“他退休了吧,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