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则喜出自

闻过则喜出自 闻过则喜的作者?

闻过则喜,闻善则败出自?

闻过则喜的作者?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是:“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意思是:子路,如果有人将他的错误指点出来,他就会很高兴。大禹听到对自己有教益的话,就会对别人作揖。人要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哪怕听着不顺耳,只要是有利的就要采纳。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是出自哪里?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是这样的:“子路,人告知以过,则喜。禹闻善,则拜。”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子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过错时,就表现的非常开心;当大禹听到别人的夸赞表扬时就谦虚的表示感谢。总体来说就是在与别人共事的时候要扬长避短,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改正,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缺点,长善救失达到最优发展,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是出自哪里?

“闻善则拜”的前一句是“闻过则喜”,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听到人指出我的过失我高兴,听到人说我的好话我拜谢。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

《孟子》简介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论语》并列为“四书”。《孟子》一书共七篇,此书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原文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闻过则喜知过不为改过不惮意思?

子曰:过则勿惮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惮者,害怕也。犯了过错,本来是人人都害怕遇上的事,为何会「不惮」呢?

原因是犯过错,知道错在那里,就知错能改,下不再犯,总比一错再错,屡犯不知悔改好得多。

所以,听到别人说出犯错的地方,无论是否自己所犯,都应该以感恩快慰的态度虚心接受指正。知道过失在那里,就不要再做同样的事,叫做「闻过则喜,知过不为。」。

知道犯过失的原因,就毋须害怕,因为下次会有所警惕,不会再犯同样的过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