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情止乎礼出处

发乎情止乎礼出处 发乎情、止乎礼?什么意思?

发乎情、止乎礼?什么意思?

发乎情、止乎礼?什么意思?

《诗经》第一篇《关雎》,其间描写一位青年因思慕一位女子而夜不能寐,孔子的学生子复作传曰“发乎情止乎礼义”,就是出自孔子主张的“乐而不淫”。“乎”是介词,同“于”。“发乎情止乎礼”就是说,这种男女之间的思恋的发生于情理之中,因遵从道德礼仪而受到克制。谈情说爱是可以的,但不能逾越礼法的界限。就是感情到了礼法所容许的边缘就要停下来,不能因为情爱就做出逾越礼法的事情。

君子之情止乎于礼出处?

#34发乎情,止乎礼#34是孔子的学说

传说由孔子删定的《诗经》首篇“关雎”,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着觉的情状,孔子的学生子复作传曰“发乎情止乎礼义”,也就是孔子主张的#34乐而不淫#34.

#34乎#34是介词,意思同#34于#34

#34发乎情,止乎礼#34就是#34于情理之中而发生,因道德礼仪而终止#34

意思是说谈谈情说说爱是可以的 但是不能逾越礼法的界限,就是不能苟合,这里的止并不是停止感情,而是说到了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停下来,不能因为情爱就做出逾越礼法的事情

近乎情止乎礼典故?

原句:发乎情,止乎礼。出自《诗经》中的《关雎》。描写一位男子喜欢一位姑娘,彻夜难眠。谈恋爱追求喜欢的人都没什么问题,但是不能耍流氓,搞强迫,违法使她就犯屈服。

用内在的吸引,使双方都处在一个舒服的氛围内。

近乎情止乎礼典故?

谈谈情说说爱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逾越礼法的界限。原文:子曰:“发乎情,止乎礼。””

拓展资料:发乎情,止乎礼”,也作:“发乎情,止乎于礼”,是古代形容男女关系的。发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生;止乎礼,就是受礼节的约束。

此句出自《诗经》,传说由孔子删定的《诗经》首篇《关雎》,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着觉的情状。孔子的学生子复作传曰‘发乎情止乎礼义’也就是孔子主张的‘乐而不淫’。

解析:“发乎情,止乎礼”是孔子的主张。谈情说爱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逾越礼法的界限,根据诗词的描述,这个界限主要是针对贵族,不能强抢民女,不能不顾女子的感受。

这里的“止”并不是停止感情的意思,而是指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停下来,不能因为情爱就做出逾越礼法的事情。

是孔子的“发乎情,止乎礼”.意思是男女之间的情爱是被儒家允许的,可是不能超过礼法的界限.合乎这就是君子的行为,超越礼法就是小人了.

说谈谈情说说爱是可以的 但是不能逾越礼法的界限,就是不能苟合,这里的止并不是停止感情,而是说到了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停下来,不能因为情爱就做出逾越礼法的事情。

拓展资料原文出处:《诗经》中的《毛诗序》

汉代人为《诗经》所作的序,著名的诗歌理论,分为大序和小序。大序为《关雎》题解之后作者所作的全部《诗经》的总的序言,小序是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每一篇的序言。一般而言《毛诗序》是指大序。而关于《毛诗序》究竟出于何时、何人之手,这是自汉代以来一直聚讼纷纭的一段公案,一直未能圆满解决。

传说由孔子删定的《诗经》首篇“关雎”,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因思慕一位女子而睡不着觉的情状,孔子的学生子复作传曰“发乎情止乎礼义”,也就是孔子主张的#34乐而不淫#34。

“言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意思是用道理来使别人明白,用感情来打动别人的心。

此句出自孔子的《论语》。

全句如下:

诱之以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胁之以威,授之以渔,绳之以法,导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学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晓之以理,在于爱心为本。为师者,须有慈爱之心,襄扶之意,才能使#34晓之以理#34施之有恒,行之有效。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爱护有加,关怀备至,在进行#34晓之以理#34的教育中,赋予深厚的爱和纯贞的情,使学生在教诲中得到关爱和温暖,从而使结瘀心头的疑惑、偏见随之释然而去。应看到,当前有的教师,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有时缺乏耐心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