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刀法完整版

辛酉刀法完整版 戚继光的辛酉刀法是否已经失传?

戚继光的辛酉刀法是否已经失传?

戚继光的辛酉刀法是否已经失传?

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一次战斗中,从一个倭寇身上得到了日本古流剑术传书——《隐流之目录》。

戚继光有感于“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的兵器劣势,而取日本刀之优势,自创“戚家刀”,并由此配套出一套刀法——《辛酉刀法》。

辛酉刀法

以上为《辛酉刀法》之起手势,可以看出,刀法有中国藏剑势,又兼日本刀对敌势,融合了两家之精华。

据戚继光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所载:戚家刀刀长五尺,后用铜护刃一尺,柄长一尺五寸,共六尺五寸,重二斤八两。刀身修长,形似日本刀。

戚家刀在对敌时,远可以枪势突击,近可握住铜护手,以短兵相接,威力巨大,在戚家军抗击倭寇后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戚继光原将此刀法定名为“长倭刀”及“双手刀”,可这并不被当时的社会主流所认可,只好以其创立年份为名,称“辛酉刀法”。

戚继光务实,在明朝前期,“花刀”法大行其道,习刀剑之人只重花式而不切实际,重优美而不理实用,其劣势在后面的对倭作战中显现无疑。对此,戚继光不得不在军中颁下军令:“务必俱照示学实敌本事,不可仍学习花枪等法。”

戚继光摒弃传统的束缚,敢于突破陈旧观念的捆绑,“取敌之长,补己之短,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最终成为一代抗倭名将,保卫了国家、民族。

这比起在几百年后的晚清政府,口口声声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却始终逃脱不出固有模式的僵化,自强反而成了自弱,学习反成了一个大笑话。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一头是尖的刀叫什么刀?

苗刀,也叫御林军刀,细刀,长刀,千牛刀。汉代时有之。刀身修长形似禾苗,刀长三尺八寸,把一尺二寸,全长五尺。在民国时期定名为苗刀。可单、双手变换使用。有一套专属刀法——抗倭《辛酉刀法》。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杀伤威力极大。

苗刀和戚家刀,是不是同一种刀?

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我们常说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而在这十八般兵器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刀。

当前我国比较流行的就是苗刀和戚家刀。但是,苗刀一词源自民国时期。而戚家刀,则起于明清。两种刀的款式都和日本刀有相似之处。而日本刀又源自何处呢,据史料记载,日本刀引自中国。历史上,中日关系曾经出现过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当然,那时候日本和中国差的太远,所以他们是以一种非常谦恭的形象来和中国通商交流。他们难以想象,中国竟然如此先进,也就是在和中国的交流中,中国把自己的刀传给了它。

然而,自古以来,中国就一直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因而,虽然刀最早是中国传给日本的,但是中国刀的制造工艺却发展的较为缓慢。而日本却不一样,由于他的小国小岛的地域限制,不得不过着刀尖上舔血的生活。就这样,从中国引进的刀在日本那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戚继光对于戚家刀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专门总结出刀刃的打磨方式“刀刃平磨,无肩乃利,由妙在尖”,刀刃的开锋使用“V”形开锋,锋刃平磨。这样的刀刃类似日本刀,但是又脱离了日本刀的范畴,设计更加合理,使得戚家刀强于倭刀。

苗刀呢,苗刀是从民国时期才开始崭露头角。但是从苗刀和戚家刀的外型来看,你会觉得苗刀和戚家刀如出一辙,所以现在有的时候我们也说苗刀就是戚家刀发展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