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床快婿原本是指谁

东床快婿原本是指谁 东床快婿指的是谁?

东床快婿指的是谁?

东床快婿指的是谁?

《世说新语·雅量》当中说:郗太傅(郗鉴)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王羲之),因嫁女与焉。郗鉴这就是“东床快婿”的由来,而郗鉴嫁给王羲之的这个女儿,名郗璿,字子房,人称女中笔仙,是当时很著名的书法家,书法家嫁给书法家,表面上看,这份婚姻应当相当完美,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古代娶媳妇都讲究六礼,曰: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所谓: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因为婚姻非常重要,所以君子一定要慎重,应该慎重到什么程度?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主人隆重接待,而且还得是男方到女方家去,才是对等的婚姻,重视的态度,这种“礼”庶人都需要遵守,更何况,郗鉴、王导,一个太尉,一个丞相,更是不能马虎,否则就会有“非礼”的嫌疑。当然,理论上应该如此,但事实上呢,在“东床快婿”的故事当中,有两个很值得关注的细节:王导1.这份婚姻是郗鉴先提出来的,称之为“求女婿”,“求”有恳请,乞助之意,恳请王导给他一个女婿;2.王导回答的也很随意,“任意选之”,王家子弟很多,你随便挑一个吧。一个很卑下,一个很随意,六礼当中的“筵几于庙,拜迎于门外”则根本不存在,从这两个细节就可以看出,这份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女方卑下,男方浑不在意,可问题是,郗鉴和王导都是朝廷重臣,政治地位相差无几,两个人结亲似乎也谈不上谁占谁的便宜,为什么态度差距这么大呢?郗鉴是谁?东汉御史大夫郗虑的玄孙,虽然祖上曾经阔过,但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史书上说他“少时孤贫”,小时后家里很穷,却好学不辍,渐有贤名,永嘉之乱后,才慢慢起家,一步步走到三公的高位,也就是说,他属于新晋的贵族,可王导呢?很了不起,琅琊王氏的家主,琅琊王氏兴起于西汉,到东晋达到巅峰,有华夏首望之名,是古代最顶级的门阀世家。这种门阀世家有多厉害?简单点说,只与同级的门阀世家通婚,于东晋而言,可以与琅琊王氏相比的,只有谢、桓、庾三家,也就是说,只有谢、桓、庾三家才有资格跟琅琊王氏通婚,其余想都不要想,当然也有例外,桓家有个女儿,孀居,还瞎了一只眼睛,没有办法,只能下嫁,消息传出,朝廷上下热闹非凡,有一个将军,赶紧跟原配妻子离婚,才得到桓家的青睐,成婚之后,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为什么,终于跟门阀世家攀上关系而已。郗璿他们的势力,甚至皇帝都不敢小觑,东晋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你以为只是因为王导很能干吗,不是,是因为琅琊王氏有左右帝王的实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郗鉴,一个新晋的小贵族,就敢跟琅琊王氏提亲,他敢大大咧咧的吗?所以,只能用个“求”,而且还不敢明目张胆的“求”,原因就是,一方面希望王导能答应,另一方面,也做好了王导拒绝的心理准备,隐秘一点,不让自己太难堪而已。好在其时司马睿刚刚迁到建康,郗鉴跟王家走的很近,是他们忠实的盟友,所以王导也没让郗鉴失望,大方的让郗鉴挑选,相当于给了郗鉴一份恩赐,于是呢,郗鉴就欢天喜地的接着了,到王导府中,挑选了个最邋遢的王羲之。王羲之虽然不是王导的亲孙子,虽然只是琅琊王氏的旁支,但,总算跟琅琊王氏沾点关系,郗鉴也就心满意足了。至于门生说什么王家诸郎“咸自矜持”的话,谁知道是不是给郗鉴脸上贴金,不敢禀明王家子弟都看不起你们郗家,一个个都躲着不想见人的实情,唯独这个王羲之,居然腆着肚子躺在胡床上,好像无所谓的样子,好吧,既然你无所谓,那郗家女儿只能就嫁给你了。王羲之就这样成了郗鉴的东床快婿,娶来了时称女中笔仙的郗璿,那么,他们婚后幸福吗?郗璿是个才女,嫁给任何人都能得到尊重,很可惜的是,却偏偏遵照父亲的意思,嫁给王羲之,嫁给琅琊王氏,因为门第不对等的缘故,郗璿的出嫁从一开始就是卑下的,正因为卑下的原因,所以,王羲之以及琅琊王氏是很看不起她的,这份看不起,就体现在对她娘家人的态度上。东床快婿郗璿有两个弟弟,郗愔、郗昙,官宦子弟,还都有一定的职务,放社会上也是有身份的人,可唯独到了王家,到了他们去看望姐姐的时候,王羲之以及王家对他们的态度非常冷淡,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老公看不起娘家人,郗璿自然非常不满意,不满意怎么办?跟王羲之,跟王家翻脸,讲讲道理,她哪有那个胆子,只能很心酸的对两个弟弟说:“王家见谢家人来了,翻箱倒柜,盛情招待;见到你们来了,平平淡淡,爱理不理,所以,你们以后不要再来了。”老公看不起娘家人,郗璿的态度只能是劝两个弟弟,以后不要再来,姐姐做到这个份儿上,实在无奈的很,但她能有什么办法。谁让郗家非要攀龙附凤,嫁入豪门是要付出代价的。参考文献:《晋书》、《世说新语》、《中国妇女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