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夏商周代表啥

三皇五帝夏商周代表啥 三皇五帝夏商周?

夏商周和三皇五帝什么关系?

三皇五帝夏商周?

三皇五帝是军事民主制部落联盟时期,经过了禅让制,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

三皇五帝是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三皇五帝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认为是古时候的国家。我们现在一般认为三皇五帝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他们可能是传统士族部落的部落首领,而没有建立国家。

而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夏、商、西周除了夏朝,其余的都是具有文字记载的确切国家。但是夏朝的文字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发掘到。

而春秋时期是在西周时灭亡以后兴起的一个乱世,春秋各诸侯国不断进行争霸战争。

夏商周和三皇五帝什么关系?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庶出有功者封侯一十四人,这十四人以封号为姓,也就是最早的十四大贵姓。黄帝嫡子二人,长子公孙青阳,次子公孙昌意。这个昌意又生下了黄帝的嫡长孙高阳,是黄帝最宠爱的孙子,也就是后来在不周山打败共工的颛顼帝。

史书上说,颛顼自小“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载时以象天”。也就是说他从小就很沉稳有智谋,又通达知理,还很会观察四时和天象,难怪讨黄帝喜欢。原来摄政监国的青阳明白黄帝有意传位于颛顼,就不敢以储君自居了,后来帝位就传给了颛顼

颛顼也非常感激自己的大伯青阳,还是给自己大伯追封尊号为“玄嚣帝”。玄嚣的儿子蟜极生下了高辛,高辛就是颛顼的堂侄,这个小伙子平时表现不错,深得颛顼喜爱,又因为玄嚣让位之故,他就想着百年之后又将皇位传给高辛,于是高辛就一直跟在颛顼身边作为接班人,名义上就成了帝嗣储君。

后来高辛即位,也就是五帝中的帝喾,帝喾有四个儿子,庶长子公孙挚为太子,次子放勋,也就是后来的帝尧,一开始被封为唐侯。帝喾第三子也是偏妃所生,叫公孙契,被封为商侯,赐子姓,也就是后来商朝的始祖。帝喾第四子才是正妃所生的嫡子公孙弃,不过那时候嫡庶观念不是很重,到周朝的时候周公制订周礼,才将嫡庶之分定为传国之本。公孙弃被封为稷侯,又称之为后稷(皇后姜嫄所生),赐姬姓,也就是周朝的先祖。帝喾这一脉四子后来皆有天下,可谓相当有福气了。

帝喾驾崩之后,太子挚继位为帝,可这个帝挚喜爱酗酒,国政打理得不好,后来一病不起,就将二弟唐侯放勋召到国都,以国事相托。这像极了明朝末年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传位给弟弟信王朱由检时的情形,朱由校临终前握着后来的崇祯帝朱由检的手,也只说了一句话:“吾弟当为尧舜!”看来古往今来这都是依葫芦画瓢的。

帝尧因兄终弟及得了皇位,不敢对国政有所怠慢,后来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千古圣君,尧在位其间,天下水灾泛滥。尧的臣子当中有一个被封为崇伯的,名叫公孙鲧。他是颛顼帝的庶子,与帝喾同辈,应该就是尧的堂叔。崇伯“毛遂自荐”前去治水,失败之后被帝尧追责诛杀在羽山。

后来帝尧重用女婿妫重华,也就是后来的帝舜,代理国政,这个重华和后世的晋文公、西楚霸王一样是目有双瞳,天生异相,他本是颛顼帝长子穷蝉的来孙,也就是穷蝉玄孙之子,对比刘备是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就好理解了。帝舜和帝尧从血脉相传上讲,相差了四世,四个辈份。尧是颛顼的三世堂侄孙,而舜已是颛顼的七世嫡孙,结果舜做了尧的女婿,被封为虞侯,还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也就是比他高上三辈的同宗太姑奶奶。

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敢逾越大禹之位而称帝号,或称王或称天子而已,直到秦朝赢政扫六合归一统,自比三皇五帝还要高级,才重新定义帝号,称之为皇帝。

当大禹第二次选定接班人伯益的时候,皇位交替却发生了变故,大禹之子姒启又聪明又有心计,办事能力也很强,而伯益虽然工作勤勉,但为人太过仁厚,行事也不够果断,最终在大禹驾崩之后,姒启发动政变,夺取了伯益的嗣君地位,成为了他父亲的正式接班人,并宣布皇位从此父子相传,不再实行君臣禅让了,这就是家天下的开始,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也由此建立。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上古五帝政权实际也没有跳出家庭血缘相传的范畴,五帝乃至夏、商、周、秦,事实上其实都是切肉不离皮的一家人,追根溯源都可以上及轩辕黄帝。到周朝的时候,舜帝的后裔还建立了妫氏陈国,夏禹的后裔则有地处中原的姒氏杞国(杞人忧天之杞)和偏居东南的姒氏越国(越王勾践之国),商朝子姓后人也有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