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碑亭

南京中山陵碑亭 中山陵碑亭上有什么字?

中山陵铁门后面是什么?

中山陵碑亭上有什么字?

中山陵门后面是我们伟大国父,孙中山先生雕像!中山陵碑亭建在天下为公陵门后面第二层平台上,以花岗石建造,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为仿中国古代传统的木结构形式。墓碑为,高9米,重达几十吨,是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雕琢而成。1930年03月07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又明确规定了碑文的内容和书写格式,在这块大石碑的正面自右至左竖刻三行鎏金碑文:“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字为颜体,笔画流畅,结构严谨,雄健有力。

中山陵景区有哪些景点?

灵谷寺     灵谷寺,位于南京市中山陵东面1.5公里处,原称蒋山寺,在今明孝陵处。灵谷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年),是梁武帝为安葬名僧宝访而建立的寺院。据《高僧传》卷十记载,宝志又作保志,俗姓朱,金城(甘肃兰州)人。出家后师事僧俭,修习禅学,有很深的佛学造诣。传说在南朝宋太初元年(453年)以后,言行神异,“手足皆鸟爪”,常随身携带古镜、剪刀尺、扇之类的东西,披发赤足而行,“时或赋诗,言如谶记”。齐武帝、梁武帝和侯王士庶视为“神僧”,十分推祟。  宝志圆寂后,梁武帝在宝志的安葬处即钟山西南坡独龙阜建筑五级木塔,并逐步扩充成寺庙,取名开善精舍。当时,佛教十分兴盛,钟山一带有佛教寺庙70余座,但开善精舍规模最为宏大,被称为钟山第一禅林。从山门到大殿就达五里,寺内有放生池、金刚殿、天王殿、无量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等殿堂,寺后有宝访公塔,十分巍峨壮丽。   唐朝乾符年间,改名为宝公院。宋朝开宝年间(968一975年),更名为开善道场。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又题寺额为“太平兴国禅寺”。其后又改为十方禅院、蒋山寺。  明朝建都南京后,选择龙盘虎踞的钟山西边为皇家陵园,明太祖就把寺庙迁到钟山东南麓。这里“左 群山右峻岭,北倚天之叠嶂,复穹岑以排空,诸峦布势,若堆螺髻于天边。”寺庙建成后,明太祖赐额“灵谷禅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皇帝南巡时,临幸钟山,御赐“灵谷禅林”匾额,并书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廓”对联赐寺。  现在的灵谷寺是1928年至1935年 在原寺址建成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国后改名为灵谷公园, 但习惯上仍称灵谷寺。  灵谷寺大门是一座三拱门的门厅,上覆绿色琉璃瓦,两侧是红墙。中门上题“灵谷胜境”,两侧偏门各书“松声”、“泉涛”。大门正南有一个长近百米的月牙形放生池,又称万工池,相传是明太祖调用 万名军工挖掘而成。进大门,过雨道是无梁殿。  无梁殿原名无量殿, 因供奉无量佛而得名,是原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因整座建筑全用 砖石砌成,无梁无椽,所以又称无梁殿。殿高22米,宽46.7 米,进 深37.9米,南北各有3个拱门,四面皆有窗。结构坚固,气势雄伟, 至今已有600 多年历史。  殿前有一座五楹带顶的阵亡将士牌坊,中间 坊额刻“大仁大义”,背面刻“救国救民”。坊前置一对汉白玉雕成 的貔貅。殿内墙上书刻孙中山的《总理遗嘱》,还书刻国民革命阵亡 将士名单。 无梁殿后是阵亡将士第一公墓,此墓连同位于东西各300 米处的 第二、第三公墓共埋葬北伐与抗日阵亡将士1029名,弧形墓墙后是松 风阁,建于几十级台阶之上,阁高10米,宽41.7米,九楹二层,外有 回廊,四周红柱环绕,二楼为中空式,顶覆绿色琉璃瓦,蓝色 邓演达墓披檐。 阁后甬道正中置宝鼎一座。上刻“名鼎垂勋”四字。由此向北约百米 就是灵谷寺的标志性景点灵谷塔,塔高66米,九层八面,底层直径14 米,顶层直径9 米,为花岗石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1933年建成, 当时称阵亡将士纪念塔,俗称九层塔。塔内有螺旋式台阶绕中心石柱 而上,计252 级,每层均以蓝色琉璃瓦披檐,塔外是一圈走廊,廊沿 有石栏围护,供游人凭栏远眺。 无梁殿东有灵谷寺,寺内大雄宝殿供如来佛;大道觉堂供玄奘法 师灵骨;观音宝阁供观音菩萨;还有藏经楼、弥勒殿、祖堂等建筑。   寺门对面是一座带顶的黄色照壁。寺东有座品质碑,碑高约 5米,上 刻“灵谷深松“四字。再向东过小桥是座五楹的古建筑名“流觞厅”, 现为涉外餐厅。 由流觞厅向东南不足百米即至邓演达墓。墓门正中是一座圆形花 坛。两侧有露天游廊左右环抱,廊上架有水泥条架、植紫藤为篷;游 廊尽头各有方亭一座。墓前雪松、龙柏,地下铺草坪,东、西、北三 面有石墙环绕。墓前有花岗石墓碑,刻何香凝所书“邓演达烈士之墓 ”,墓圆形,筑于平台上,高4.5米、直径9.5米,为省文物保护单 位。 中山陵中山陵的主要景点有:孙中山纪念馆,革命历史图书馆,林荫大道,光华亭,祭堂 ,陵门 ,流徽榭 ,美龄宫 ,行健亭 ,仰止亭 ,议政亭 ,音乐台 ,永丰社 ,永慕庐。  祭堂  祭堂现在通常称灵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祭堂正中,是一尊大理石雕的孙中山先生坐像。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圹,墓圹正中是一具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卧像,孙中山的遗体就安放在这个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  碑亭  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正中立高达9米的丰碑,上刻“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出自谭延闓手笔。1928年葬事筹备处认为先生思想和业绩非文字所能要概括,故决定不用碑文。  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主楼高 20.8米,顶上盖绿色琉璃瓦,屋脊为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饰有 紫铜回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楼内珍藏孙中山先生的经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贵史料。楼前广场正中的花台上竖有一尊高2.6米的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楼后有长达125米的碑廊,上刻孙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义”全文。  中山书院  94年11月建成,主要用于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书院是二层宫殿式建筑,坐北朝南,重檐飞角,红柱白墙绿瓦。一楼正中安置中山先生半身像。西厅分类陈列各种版本的孙中山著作、孙中山研究的学术著作、中山陵文史书刊等,壁上悬有孙中山各个时代的大型照片;东厅陈列中山陵园收藏的书画精品。二楼为会议接待厅,并播放孙中山先生生前的演讲录音。  书院建筑面积2800多平方米,四周辅以草坪,植有桂花、茶花、梅花、龙柏、广玉兰、雪松等各类植物,环境清静、幽雅。  流徽榭  流徽榭,又名水榭,位于中山陵至灵谷寺的公路旁。1932年由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捐资修建。它三面临水,一面傍陆,以石阶与岸相连。亭长14米,宽10米,四周围有1米高的水泥栏杆顶为卷棚式,铺乳白色琉璃瓦,红色立柱,全部建筑为钢筋水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