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式60毫米迫击炮

63-1式60毫米迫击炮 60迫击炮和100迫击炮区别?

60迫击炮和100迫击炮区别?

60迫击炮和100迫击炮区别?

两者配属不同,60迫击炮是轻型直接支援火力,三至四人背负,一般伴随连级战斗部队在目视范围之内进行火力支援,100迫击炮体重比较大,需要车辆或者骡马驮负,一般装备在团一级战斗部队,作为间接支援火力使用,需要专门的观察员提供目标的坐标方位。

60迫击炮和100迫击炮区别?

60和100乃是指弹径为60毫米和100毫米。

63式60毫米迫击炮是中国制造,60年代初期研制定型的60毫米轻型迫击炮,60年代起装备部队,用以取代早期旧式60毫米迫击炮。装备步兵连迫炮班,每连炮3门,是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标准轻迫击炮。已逐步退役被83式60毫米迫击炮取代。本炮曾出口非洲和作为军援提供给阿尔巴尼亚、越南。现已停产。

60迫击炮参数如下:

口径:60.75毫米

初速:140\\134米/秒

最大射程:1490/1470米

发射速度:30~35发/分

炮身长:610毫米(短)

炮全重:12.5公斤

最小射程:200米

方向射界;8.5度

高低射界:: 45~ 80度

牵引工具:肩负、携带

榴弹全重:1.326公斤

杀伤面积:半径15米

弹药基数:60发

PP89式100毫米迫击炮,简称89式100炮,1989年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该炮属于我军团级火炮,这是100毫米迫击炮中最为先进的火炮,主要为步兵团提供曲射压制火力,伴随步兵分队作战。

该炮初速308m/s,膛压66。1mpa,

最大射程:6.4公里,射速15-20/分,距离公算偏差1/160,方向公算偏差1/300,炮弹重8公斤,

机动方式:车载或背负,

高低射界45度-80度,方向射界4度,

身高长1600mm,炮身重29公斤,炮架重16公斤,座钣重28公斤,战斗状态全重[不含瞄具]73公斤,配用弹种,榴弹。

迫击炮为何对步兵有极强的杀伤力?

迫击炮是战场上一种轻型的曲射火炮,实际上它的杀伤力并不如那些大口径的重炮高,但迫击炮是一种对步兵相当有威胁的武器,因为它是一款曲射武器,而且离前线足够近,威力还相当大。

毕竟都是薄皮大馅的东西,打比方说,一门105榴弹炮,战斗部装药大致2公斤多,而一门120mm的迫击炮差不多也是这个数(现代一些炮弹为了远程会减掉装药)。

例如二战苏联的PM38 120mm迫击炮,德军也仿制了这款武器(Granatwerfer 42),它的装药量达到了3.1公斤,已经超过105炮了;就算小口径的迫击炮,装药量也超过一般防御手雷了,被它们轰炸当然痛不欲生。

普通口径迫击炮射程往往不超过7公里,甚至多在5-6公里左右,某些近的只能打2公里不到,大口径的迫击炮打的稍远,基本也在5-12公里左右。这种射程决定了,迫击炮只能是一种前沿火线支援武器。

但正因为它活跃在火线上,这为对方步兵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遇到重炮的时候没话说,防炮、撤退、找掩护,而遇到迫击炮时,却总是伴随着敌方的进攻,或者你正在进攻敌方,士兵们必须冒着迫击炮的炮火展开战术,而又因为前沿士兵的引导,迫击炮火总是打到人员密集又关键的位置上,造成极大的损伤。

因为直面着迫击炮这种战术炮火,士兵们付出了相当多的鲜血,然而除了炮火压制反制外,偏偏又拿不出什么特别好的应对方法,有时候迫击炮布置的相当分散,连压制都无法起到好效果。

尤其是那些遭遇到迫击炮也很难反击的轻步兵部队,迫击炮简直可以成为统治战场的工具,形成粉碎一切战术、压制一切火力的大杀器。只要超过2公里,狙击枪、机关枪便无法进行攻击,而迫击炮却可以随时将弹药砸进人堆里。

采用高抛弹道曲射的迫击炮,因为炮弹抛物线曲率较大,因此理论上可以攻击到射程半径内任何一个物体,哪怕躲在掩体后面也没用,这是迫击炮最可怕的地方,压根就没法躲避,除非头顶有个盖子。

这种诡异的弹道也是人们最欣赏迫击炮的地方,它不仅仅意味着你能攻击到掩体后面的敌人,还意味着你可以躲在敌人看不到的地方打炮,甚至可以在反斜面或垂直面后面开炮,敌方即便拿远程火炮压制也炸不到你。而你只需要有个观测员报点,然后根据预先测定的图表调整参数即可。

除了这些以外,迫击炮其实还是门相当强大的速射炮,许多人往往忽略了迫击炮的射速,然而在一些专门的速射战术配合下,小小的迫击炮却能打出暴风骤雨般的攻击。

我军历史上有个“炮王”赵章成,这位八路军的“神炮将军”相当牛气,早年就有“三炮救长征”的说法。抗战时期,有次八路军缴获了3门迫击炮,战事紧急没人会用,紧急时刻赵成章被临阵授命,他带领6个战士装填,自己调整诸元高速开炮,到战斗结束炮管都打得透红。被俘虏的日军快吓尿了,他们认为这炮火密度实在可怕,八路一定搞了个炮排在打齐射,这是下血本了要搞我们啊!

志愿军在攻打长津湖以南下碣隅里的战斗中,也遭遇过美军迫击炮的速射重创,志愿军58师173团进攻美国海军陆战队阵地,该团1营连续2次突破对方阵地,最后都让汹涌的迫击炮给炸了回来。

对面其实仅有陆战队一个I连在防守,但对方在两次被突破时都用迫击炮速射封堵住了缺口,这1个连打出了1700多发迫击炮弹,最终致使志愿军进攻受挫。事后统计,I连伤亡79人,基本也是山穷水尽,如果不是疯狂的迫击炮堵口,他们早完了。

(所以说,火力不足癌根子就在美帝身上)

现代的一些局部冲突中,迫击炮更是被玩出了花活,比如叙利亚战争中,人们就有利用IPAD配合工具定位,然后在巷战里攻击到相邻不远的敌军阵地。由于迫击炮的高抛弹道,这种炮击亦是相当无解。

更过分的是,因为迫击炮结构的简单,叙利亚的一些武装直接在阵前制造和组装迫击炮,他们自己铸造铁壳、调配炸药,甚至直接“新品开发”,用钢罐加工出“煤气罐迫击炮”,威力相当强劲。

有意思的是,迫击炮不光是对士兵凶狠,它还是个“将军杀手”,有不少将军都倒在了迫击炮的炮口之下。

比如二战时日本的阿部规秀中将,他在1939年11月7日于河北涞源率军作战时,被杨成武发现了指挥部,于是八路军调来几门迫击炮,几下子就干掉了日本的“名将之花”,据说当时整个日本都痛得直抽抽。

还有美军的中将小西蒙·玻利瓦尔·巴克纳,也许这个名字令人陌生,但冲绳战役就是他在地面指挥的。巴克纳在战争胜利的最后时刻身亡,成为美军太平洋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军衔和职务的将军。

起先外界盛传巴克纳是被日军狙击手干掉的,后来被报告头部、躯干中了榴霰弹片,然而巴克纳当时已经把冲绳日军的炮兵解决干净了 。再后来才被确定,他是最后一场战争中被日军最后一门迫击炮炸死的,将军太麻痹大意了,“名将之花凋谢在琉球群岛”。

叙利亚战场上也出过这种事,2017年9月23日,俄军顾问阿萨波夫中将在前线指挥作战时,不幸遭遇极端组织的迫击炮攻击身亡,成为近年来俄军损失的最高级将领。而当时他指挥的部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极端组织正节节败退,一不小心,“名将之花凋谢在代尔祖尔”。

这些将军的殒命,实际上也透露出迫击炮另一个可怕的地方——隐蔽性极高。迫击炮几乎没有太大的炮口焰,发射时主要是尘埃和一点硝烟,声音也不明显,再加上它极为轻便,小型的迫击炮甚至可以让单兵驮着满山跑,然后当做“狙击炮”来打。

早在红军长征时,我军就已经通过改平射、高精度化发射,让迫击炮具备了某些“狙击”的意味。到了抗美援朝时期,发扬“冷枪冷炮运动”时,许多战士发挥了战术创造力,硬是将迫击炮当做狙击武器使用,这种战术被称为“游击炮”。

游击炮手通常会单兵扛炮上山,仅带两三发炮弹,潜伏并布设阵地后,会在远处埋个拉线手雷,把拉环接得长长的,上面埋点浮土,然后对美军阵地发动迫击炮袭击,打完撤走时立即拉燃手榴弹。手榴弹炸起的浮尘会被美军误认,浪费大量的弹药反制,暴露的火力点又会被游击炮抓住机会来上一发,而这时战场上满是尘土硝烟,再想抓迫击炮手可就难了。

这种“狙击炮”形同幽灵鬼魅,炸得美军死伤惨重,最后打成了精,有“一炮顶三枪”的说法,令美军难过的要命。反制?你拿一个炮排去对付一门迫击炮划得来吗?

到越南战争时,美军依然在迫击炮上倒了血霉,北越军队经历了常年的战火考验后,一个个技战术相当了得,许多人练就了一手“穿林打炮”的绝招,他们先测算美军阵地位置,然后在丛林中寻找“树眼”(即树冠稀少,让出片天空的地方),有合适的树眼便在这里架迫击炮,一发接一发的对美军进行轰炸。

而美军面对的是黢黑的丛林,天上的飞机又啥都看不到,除了冲进丛林拼命外,便只有狂撒落叶剂和胡乱轰炸来应对了。不过呢,美军也会用迫击炮配合弹道估算来反击,据说迫击炮弹炸在树冠上造成的杀伤更大。

如今的迫击炮纷纷开始了重型化、自动化的发展,形成了新型的机动化作战兵器,一门自行迫击炮即可轰炸出一片火海,数字化计算,打完就跑,比过去杀伤力更强大,还更难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