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优美国私立高中

品优美国私立高中 品优生与三好生有什么区别?

品优生与三好生有什么区别?

品优生与三好生有什么区别?

优秀学生是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也就是说,优秀学生的评选标准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思想品德高尚、学习成绩优秀、体能测试达标、审美情趣高尚、劳动技能高超等,缺一不可。而三好学生则侧重强调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品德高尚、成绩优秀、体能达标的学生就可以被评为三好学生。至于三好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美的能力、劳动意识和技能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则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相比而言,优秀学生的评选标准更为严苛,只有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有资格被评为“优秀学生”。

品学兼优,为何不叫学品兼优?

伟人有句名言:学问最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把人品放在第一位!

大汉奸秦桧堪称南宋第一才子,文章书画炉火纯青,出神入化,时人无可比拟。

才五百多年岁月,只见史书上寥寥数语,其他早已灰飞烟灭,无踪无影!

古往今来的例子简单不胜枚举。

能流芳百世的人,无一例外品学兼优!

人品低劣,其他学术领域造诣最高,也不能造福社会,相反,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

这就是我们民族注重人品,将人品放在首位的原因。

品学兼优,为何不叫学品兼优?

之所以讲“品学兼优”,是因为“品”为重,“学”则次之,中国文化有时候是非常注重排序的,重要的靠前,依次向后排,比如《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就是如此,“乾”卦最重要,故而排在首位,“坤”卦次之,故排第二,然后才是“屯”、“蒙”等卦,直到“未济”,都是按特定的顺序排列的。

再比如说“德才兼备”,道理也是如此,《资治通鉴》中说“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二者之中,“德”为本,“才”为末,故而先说“德”而后说“才”。这其中虽然并不排除特例,但基本上大体都遵循这个规律。

“品”即品性,是一个人的根本素养。

《论语》中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代表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育次序的大原则,在我们的文化中,认为一个人的知识学问再好,都只是没有灵魂的工具,属于“术”,如果一个人品性有缺陷,那么他的知识学问越好,为害的程度就越深,范围也越广,这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我们的传统教育,按照这个原则,都是先从熏陶品性,建立人格开始的,象《三字经》中的“苟不教,性乃迁。”《千字文》中的“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还有《幼学琼林》中的“《大学》首重夫明亲,小子莫先于应对”等等等等,都是如此。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知善恶、明是非,每个人不一定处处都对,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很正常,但重要的是,我们做错了以后,要如实的知道自己错了,这个非常关键,有的人之所以一错再错,就是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错了,既然不知道错,自然也就不会改正。

所以拥有良好的品性,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对任何人都至关重要,否则就无法判断对错,就会总觉得自己无比正确,这样一旦错起来的话,就会进入恶性循环,直到付出惨重代价为止,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由此可知,把“品”排在前面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即学识,是一个人的生活保障。

谈到“学”,范围就太大了,我们在学校学的各门功课,以及在社会上学的各种技能,都属于这个范围,一个人的品性只要打造好了,学的知识越多,对社会,对家庭就越有利,上面引用《资治通鉴》中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德为才之帅”,品性就是德性,它相当于我们的眼睛,眼睛看准了方向,我们才不会越错路,才会一步步的接近目标。

所以一个“品学兼优”的人,不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且还清楚的知道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为止,这样的人有德又有才,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成为人人争取的最佳对象。

如果把顺序换成“学品兼优”的话,概念就大大的不同了,这通常意味着以“学”为主,以“品”为次,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学习知识,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了以后用来干什么,那么一旦走入社会,就只能沦为被别人利用的工具,并最终失去人生的全部意义。

由此可见,“品学兼优”的顺序是正确的,不宜随便颠倒为“学品兼优”,虽然都有一个“优”字在里面,但按照人们理解上的习惯,都是重要的先说,次要的后说,顺序换过来以后,会让人下意识的把关注点放到“学”上,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掉对品性的培养,这样就难免会给我们的人生留下不该有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