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皇帝

大明小皇帝 明朝小皇帝都有谁?

明朝小皇帝都有谁?

明朝小皇帝都有谁?

明英宗朱祁镇,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神宗朱翊钧,明熹宗朱由校,明熹宗朱由校。

明英宗朱祁镇1435年2月继位,改年号“正统”,继位时9岁。1449年退位,在位14年有余。1457年正月十七复位,改年号“天顺”。1464年2月23日驾崩,两次登基,共在位21年有余。

明武宗朱厚照。1505年6月继位,改年号“正德”,继位时14岁。1521年4月20日驾崩,在位15年10月有余。

明世宗朱厚熜。1521年5月27日继位,改年号“嘉靖”,继位时14岁。1567年1月23日驾崩,在位46年5月20天。

明神宗朱翊钧。1672年六月初十继位,改年号“万历”,继位时10岁。1620年8月18日驾崩,在位48年有余。

明熹宗朱由校。1620年9月继位,改年号“天启”,继位时15岁。1627年9月19日驾崩,在位7年有余。

明思宗朱由检。1627年10月2日继位,改年号“崇祯”,继位时16岁。1644年4月25日驾崩,在位16年2月有余。

明朝小皇帝都有谁?

1.朱由校(明熹宗) 22岁

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1620年-1627年)。

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其时,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主要忧患来自辽东后金对明朝的威胁。朱由校即位后罢免有胆知兵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致使后金攻陷沈阳、辽阳,辽东局势日趋严峻。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为稳定辽东,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熊廷弼根据辽东实际情况,制定了三方布置策。而掌握辽东实际兵权的巡抚王化贞,却不顾当时敌强我弱、容易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力主分兵把守,全面进攻。在阉党策划下,坚持正确方略的熊廷弼被杀,辽东战局陷于重重危机。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因划船嬉戏,溺水获疾。后虽痊愈,仍沉缅于声色犬马之中,饮“仙方灵露饮”,以求长生。八月二十二日,崩于乾清宫,终年23岁,遗诏以皇五弟信王朱由检嗣皇帝位。谥号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庙号熹宗。葬于明十三陵之德陵。

2.朱祁钰 29岁

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14日),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九月―1457年正月在位,在位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只比长兄朱祁镇小1岁。明英宗即位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

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励精图治,重用于谦等人,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击退瓦剌的入侵,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推动明朝政治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明英宗归国后幽禁于南宫,后又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辟,软禁其于西苑,改元天顺。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明英宗废其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享年30岁。明英宗赐谥号曰“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侄子明宪宗即位后,恢复朱祁钰皇帝之位,追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景泰帝。南明时期,弘光帝朱由崧追加谥号为“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上庙号“代宗”,但未被清代官方所承认。

朱祁钰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第一个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3.朱由检 34岁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男,汉族,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0月2日-1644年4月25日在位)[3],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生于慈庆宫,天启二年(1622年),被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即皇帝位,年号崇祯。即位之初,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在位期间,朝廷党争不休,民间灾害不断,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关外后金政权趁势崛起,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清军入关后,以礼改葬于明十三陵中的思陵,庙号怀宗(后取消),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追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隆武帝改庙号为威宗

4.朱祐樘 35岁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男,汉族,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虽末年宠信宦官李广,但是立刻改过自新,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岁,葬泰陵,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5.朱载坖 35岁

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间在位,年号隆庆,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嘉靖十六年正月二十三日生。

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其父嘉靖帝迷信“二龙不相见”一说,且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即位,改元隆庆。

在位初期,重用徐阶、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革除前朝弊政,与蒙古俺答议和,促成隆庆和议。隆庆元年(1567年)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朱载坖用人不疑,国运中兴,社会较为稳定,经济发展,海内大治,史称此为隆庆新政。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六日,朱载坖病逝于乾清宫,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葬于十三陵之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