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铁卷指的是什么

丹书铁卷指的是什么 丹书铁卷?

古语中的“丹书铁券”是指?

丹书铁卷?

丹书铁券(dānshūtiěquàn)解释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历史上有成功使用丹书铁券免死的例子吗?

“丹书铁券”这种“代命券”,聪明人谁敢要?一个人真到了皇帝赏赐你“丹书铁券”的时候,那么你也离死不远了。皇帝都没什么可赏赐你的了,无奈只有拿出一些破纸、破牌子来忽悠你,到了这种程度,想活下去挺难。聪明人从来不要这些破纸、破牌子,比如秦国大将王翦在领举国之兵进攻楚国的时候,曾先后五次和秦始皇要钱、要田、要宅子、要美女,这样,秦始皇才对他放心。何况“丹书铁券”有的时候可以让皇帝省下很多金钱和土地,一张破纸、破牌子比万金、万顷土地还让人舒服,多发几张又何妨。

历史上有一类人,他们说的话千万不要信,这类人就是皇帝们。有一句话叫:君无戏言。但这句话只能他们自己说,别人不能替他说。如果君有戏言了,你也不能说,你只能配合着他把谎圆过去。如果你不配合他,那么他不会宠信你,如果你不会来事地给他指了出来,那他肯定弄死你!所以说皇上的话基本是满嘴跑航天飞机。比如他可以要求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你绝不能要求他:天下兴亡,皇帝有责。游戏是他自己制定的,你得好好陪着他玩儿,要想玩得好,起码得知道,兴是属于皇帝的,亡是属于底下人的。就像崇祯皇帝上吊之前,他永远怨的、恨得是臣子,他从来不会想到他有什么责任,他之所以掩面去死,所谓的无颜去见列祖列宗,完全是花架子,习惯了,到死没人看的时候也不会改。

皇帝的话已经是满嘴跑航天飞机了,那么“丹书铁券”这种免死的模式谁要信谁就真的缺心眼了,人家都要把你砍了你还给人拿个秤。“丹书铁券”这种免死的模式通俗点就是皇帝用很多方式,口头上、书面上,给你许诺你这辈子不管犯什么错,我都不会整死你。比如刘邦向韩信许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向三顺王、吴三桂许诺永不相负,结果谁也没好。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在获得“丹书铁券”后很快就被整死的例子。第一位刘文静。 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元年五月称帝后不久公布的“太原元谋功臣”中,一共有十七人,前三名是:尚书令秦王李世民、尚书左仆射裴寂、纳言(宰相)刘文静。这个刘文静与秦王李世民、裴寂一同得到“恕二死”的特权,即两个“丹书铁券”。结果不到一年,刘文静与兄弟刘文起喝酒,喝多了耍酒疯,拿刀砍家里的柱子,又要杀裴寂。本来也没多大个事儿,何况又是臣子之间的矛盾,作为皇帝的李渊,你调节一下不就行了吗,可李渊没有,趁机就把他宰了,而且还抄了家。刘文静临刑之时,无奈长叹:“高鸟尽,良弓藏。此言不虚啊!”

刘文静为什么死的?还不是他和李世民关系好,让李渊感觉到比较忌惮。于是李渊问自己:这两个人合起伙来把我弄下去怎么办?我那大儿子李建成怎么办?结果,无解。这样,刘文静就死了。所以,丹书铁券有个屁用。

汉族是这样,那么少数民族呢,也一样。

第二位,蒙古草原萨满教的领袖“通天巫”阔阔出。萨满教是草原土生土长的宗教组织,在草原世界统一过程中,萨满教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成吉思汗的成功和萨满教在背后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作为萨满教的领袖,阔阔出对于蒙古国的开国那是居功至伟的。无论成吉思汗有什么主意,都可以假借阔阔出向长生天祈求。阔阔出对长生天一顿祈求,长生天每次肯定同意,那底下信教的人,还有什么脾气。还有,成吉思汗这个称号就是由阔阔出最先提出的。

对于阔阔出的功劳,成吉思汗在建国的时候许诺他“九罪不罚”,也就是不管你犯了什么罪,前九次没事。

有了九个“丹书铁券”的阔阔出,那肯定是飘得没法没法的了。不光频频干预蒙古国的事务,还企图离间成吉思汗和他弟弟的关系,这样一出一出地,成吉思汗肯定会很愤怒。最后也把他给弄死了。弄死他的原因是萨满教的教权和蒙古国的汗权产生了不可调节的冲突,有多少张破纸、破牌子也没用。

前面说的两个是手握丹书铁券飘了的,后面说的是一个手握丹书铁券给自己留后路的,也就是聪明人,更是敢于反抗的人,吴三桂。

清朝后期的“九九消寒图”里有一句话:九九八十一日完,闯王造反到顺天,三桂领兵南下去,我国大清坐金銮。这个图里涉及的人物都是我国历史长河中耳熟能详的人物,比如第一段的三皇五帝,夏桀,武王,纣王等。清王朝能把吴三桂的名字放进去,足以证明清王朝对于吴三桂的功绩还是给予极大的肯定的。

由于清朝前期,满清八旗铁骑在南方的兵力很少,所以南方的大片土地都是由三顺王和吴三桂打下来的。打下天下的吴三桂,没有和那两个王爷一样,光是敛财敛物。吴三桂是一刻也没有放松警惕,不断敛财敛物的同时,还不断厉兵秣马。可以说他要不是碰上了康熙皇帝,估计能够腰缠亿贯,拥兵自重,自然死去。

可是康熙皇帝是谁呀,怎么能看着他“天下财富半三藩”。于是康熙皇帝想方设法地把他给逼反了。他造反虽然是康熙逼的,但也没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康熙皇帝认为,吴三桂撤也反不撤也反,而吴三桂的造反,也让康熙皇帝没有预料到。以至于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康熙皇帝没有准备,弄得十分狼狈,还一度有过迁都盛京的想法。虽然三藩之乱让康熙皇帝给平定了,但是在历史大局上,还是影响了康熙皇帝对沙俄、对噶尔丹的军事行动。后面的结果是,在尼布楚条约中清王朝面对噶尔丹的军事压力,不得已向沙俄妥协。不光尼布楚交给了沙俄,还顺道失去了尼布楚周围很大的一片土地。至于噶尔丹的准格尔,简直是给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人带来了近百年无尽的烦恼,以至于最后乾隆皇帝在征服准格尔后几乎实行了灭族政策。

说到这儿,那么丹书铁券就没有保住过人命吗?当然有。保住的无足轻重,保不住的过于沉重。总之一句话,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让臣活,臣不得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