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形而下哪个对

形而上形而下哪个对 什么是「形而上」和「形而下」?

什么是「形而上」和「形而下」?

什么是「形而上」和「形而下」?

形而上与形而下,知常容觉得先弄清什么是形、道、器这是最关键的。

《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虽然“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来自《易传》,或许《道德经》与《易传》是相互影响。

从《道德经》的理论看万物从道而来,道生万物,道是万物的根源。

什么是器呢?易传中是有答案的。

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易传》

这里将通、象、器、法、神都解释了一篇。往来不阻叫通,看得见的叫象,形成样子能用的叫器。

器的核心是用,是人为之物或可理解为后天之物。《易传》下面还有一句话: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为天下所用,利于天下者为器,谓成器。

那形是什么?

形是承接道与器之间之物,形就是道,形也是器。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为了方便理解,知常容以水为例说明。

当水结成冰时,形状就固定了,那我们就可以将这个固定的形状做成冰雕,冰屋等等,当别人问我们这个冰雕是什么形状时,我们可以很精确地描绘出来,而且也可以为我们所用,这就是形而下。

当水遇热成气,散于天地之间时,你连见都见不到,更别说是什么形态了。这就是形而上。

当水是液态时,我们见得到,却无法说出其形状,无法拿水做成器物为天下所用。

《北溪字义》对“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有一段详细的解释。

自有形而上者言之,其隐然不可见底则谓之道;自有形而下者言之,其显然可见底则谓之器。其实道不离乎器,道只是器之理。人事有形状处都谓之器,人事中之理便是道。道无形状可见,所以明道曰:道亦器也,器亦道也。

这是南宋理学家陈淳的观点,他是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陈淳认为道是器之理,也就是每一个器都承载着道。知常容认可这个观点,但觉得应该还要补充一点,这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还记载万物演化的过程,从道——器的过程,与《道德经》的道生一这段话相合。

这句话对后人有什么影响呢?

纯粹的道如同气化的水,我们是感知不到的,但是器中有道,我们可以从器中感悟到道。

因为器是用,用则必然会带来功利和消耗,或许我们会受到“用”的影响而看不到器中的道。我举一个例子:人都是由妈妈生的。你和母亲的关系就是器,这种关系你是感受得到的。对于母亲来说她要达到的是慈爱,对你来说要达到的是孝顺。

孝慈就是道,怎么样的才算孝?怎么样的才算慈,这个如同水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如果你强行将其固化,比如像《二十四孝》这种样子,往往就会形成大伪而忽略孝的本意,只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孝而孝。

此时形式的孝就是器,这种孝别人看得见,可以捞到孝名。真孝是从心,从道,无形,也无利。

常看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经常举曾子的例子。

曾子锄草时弄断了一苗被父亲打晕,曾子醒后爬到房间时,用琴声告诉父亲不用担心自己。孔子知道后大骂曾子,因为曾子是为了孝而孝,他只顾着自己的孝名,而将父亲置于危险之境地。

因为他怕自己跑了会被别人说自己不孝,所以不逃承受父亲的怒火。如果他父亲失手将他打死,不但要坐牢,而且无人送终,而曾子却可以得到一个孝名,父亲得到一个恶名。

你说这是孝还是不孝呢?

如果你单纯追求形成上,很容易无可捉摸而陷入虚无,因为形而上是不可捉摸的,如果你单纯追求形而下,很容易受其“用”的影响,陷入名利,功利之争。只有通过器之用而感悟道,才是最切实际而有效的。我想这应该是这句话的本意。

不知道这样解释是否说清楚。我叫知常容,一个喜欢聊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