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三杰指哪三个

宋末三杰指哪三个 南宋三杰?

南宋三杰?

南宋三杰?

南宋三杰是指宋末三杰:张世、陆秀夫和文天祥三位勇士,他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

张世杰(?——1279年)

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南宋抗元将领。行伍出身,因战功升都统制。于咸淳五年(1269年)元军围樊城时奉命拒敌,先后转战南北十年。

陆秀夫(1236—1279)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

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

“宋末三杰”是谁,怎么评价?

“宋末三杰”指的是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三人。之所以把他们合称为宋末三杰,是因为在宋末元初,面对着蒙古铁骑的入侵,三人不畏牺牲,守护南宋河山,最后壮烈牺牲。为了铭记他们的义举,历史上把他们统称为“宋末三杰”。接下来,让我们具体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

文天祥:状元及第,宁死不屈

提及文天祥,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过伶仃洋》里的一句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而文天祥的一生都在践行着这句话。文天祥出生于南宋末年,蒙古正值对整个南宋虎视眈眈。1256年,文天祥进京赶考,考取了第七名,但因文章受到宋理宗赵昀的赏识,特地提为第一名,文天祥成了当年的全国状元。可惜,刚考取状元,就因父亲去世,回乡守丧了三年。

重新回到朝堂以后,文天祥又因官场内斗,数次沉浮。面对着整个南宋的颓势,文天祥变卖家财,抵抗蒙古军队,终因敌强我弱兵败被俘。文天祥在广东被俘后,被押解经过伶仃洋,蒙古军统率张弘范让他写投降书,文天祥不愿屈服,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过伶仃洋》。最后,文天祥被押到元大都,面对忽必烈高官厚禄的利诱宁死不屈,终英勇就义,终年47岁。文天祥属于文武全才,一生著作有《正气歌》、《文山诗集》、《指南录》……

陆秀夫:身居丞相,背帝赴死

陆秀夫是宋末三杰中最悲壮的一个人,以书生之身勇赴国难。陆秀夫和文天祥一样,也是进士出身,然后入朝为官,一直当到了左丞相。面对着蒙古的入侵,很多朝廷官员都四散出逃,陆秀夫却坚持拥护南宋大统,扶持小皇帝赵昺。

1279年,南宋的残存势力与元朝大军在广东崖山展开决战,宋军被击败。44岁的陆秀夫背着8岁的皇帝投海自尽,守住了南宋最后一点尊严。为了纪念陆秀夫,他的生平著作被后人汇编成《陆忠烈集》。“忠烈”二字,陆秀夫当之无愧。

张世杰:武将出生,溺亡平章

张世杰是正儿八经的武将,一直拥护南宋二帝南下流亡。元军数次对张世杰招降,都被拒绝。崖山海战宋军大杰是正儿八经的武将,一直拥护南宋二帝南下流亡。元军数次对张世杰招降,都被拒绝。

后来崖山海战宋军大败,皇帝也跟着陆秀夫一起投海了。张世杰本来还想联系杨太后,重新拥立宋朝的宗室子弟。但杨太后在听闻赵昺死后,也赴海自杀,张世杰安葬了太后以后,心灰意冷。不顾属下关于风雨要来的提示,自己溺死于广东省平章山下。

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都可以说是奋力守护着宋朝,给南宋的终结注入了最后一抹余晖,让世人敬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