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纪念馆观后感

黄道婆纪念馆观后感 如何写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

为什么喜欢黄道婆?

如何写参观纪念馆的观后感?

黄道婆是一个坚强勇敢,勤劳好学,知恩图报的女人,所以人民喜爱她。

黄道婆幼时家贫,被送到有田的人家做童养媳。她学习了当时的纺织技术,在公婆家辛苦劳作,却常常遭受不明毒打辱骂,于是她想办法逃走了,躲在商船里,被带到了海南。

在海南独自生活时,她不悲愤,不厌世,积校学习黎族人民的先进约纺织技术,并自行研究创造,和黎族人民一起寻找新方法,具有创研精神。

后來,她又历经千辛万苦,回到自己的家乡。她也毫无保留的把各种技术和工具教会家乡的人民,不顾年老,热心的帮助指点他人,同时又创造了新工具,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也好多了。

所以人民热爱她、崇敬她、喜爱她。至今人们感念黄道婆的歌谣还在传唱: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

为什么喜欢黄道婆?

黄道婆,又名黄婆或皇母。生于宋理宗淳祐5年(1245年),逝世于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松江府(今上海徐汇区)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清朝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主要成就便是教人制棉,推广搅车、弹棉弓、纺车等器具。以道馆为家,并在今天的海南岛跟黎族人一起劳动,并师从黎族人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被的方法。

1295年即(元成总元贞元年)黄道婆回到故乡,虽然长江流域植被业已经大大普及,但是纺织技术仍然十分落后。她回来后,大力致力于改革棉纺织工具,根据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家乡人民。虽然回家之后几年就去世了,但是却迅速推动长江流域棉纺织业的发展。很快淞江一带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历几百年不衰,乃至于到了19世纪,淞江布还远销欧美,获得很高声誉。这样的成就当然少不了黄道婆功劳。2003年徐汇区文化局、华泾镇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在墓地旁建造了黄道婆纪念馆,陈列展品300余件,展示了她一生所做的贡献

黄道婆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黄道婆被誉为元代纺织革新第一人,也被称作黄婆,于元贞年间赴海南学习纺织。元至元三年为黄道婆设立祠院,于清代的时候被称作“布祖”,1957年她的家乡上海为她建立了纪念墓园与纪念碑。

在纺纱工艺上黄道婆更创造了新式纺车。当时淞江一带使用的都是旧式单锭手摇纺车,功效很低,要三四个人纺纱才能供上一架织布机的需要。黄道婆就跟木工师博一起,经过反复试验,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因此这种新式纺车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在淞江一带很快地推广开来。

黄道婆除了在改革棉纺工具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以外,她还把从黎族人民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成一套比较先进的“错纱、配色、综线、絜花”等织造技术、热心向人们传授。因此,当时乌泥泾出产的被、褥、带、帨等棉织物,上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各种美丽的图案,鲜艳如画。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