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有心还惜别蜡烛的意象

蜡烛有心还惜别蜡烛的意象 蜡烛有心还惜别。是什么意思?

蜡烛有心还惜别。是什么意思?

蜡烛有心还惜别。是什么意思?

原句“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该诗句用的是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蜡烛燃烧的形状,来形容个人离别分手的心情。直译为”蜡烛有芯(同心)还能够珍惜离别,替(我们)流下一宿的眼泪。”蜡烛燃烧后,形成蜡泪下流的样子,被作者形容为“催泪”,替分手的人伤心的样子。作者强调蜡烛有芯(心),对应的是诗句第一句“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中的“无情”。意思就是人也有心,却总是无情分别,而蜡烛这个无情的东西也有芯,却感情真挚,珍惜离别而伤感流泪。

杜牧《赠别》一诗中蜡烛意象有什么含义?

杜牧《赠别》诗句“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晏几道在《蝶恋花》中化用为:“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面对“垂泪”的蜡烛,两人的感受却不同,这是因为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意识.

含有红烛意象的诗句有什么寓意?

含有红烛意象的诗句内容丰富,寓意是:抒发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

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红烛也是火鹤的别名.

歌颂了红烛甘于奉献的精神,应该还有爱国的思想感情

发出洪亮的光,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象征老师.青松不惧严寒象征革命战士

象征的你们很幸福.开心和快乐,也是你那天里最高兴的一天了..你以后会知道的.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象征离别人人 蜡炬成灰泪始干象征教师或父母

似像式的意象手法?

意象手法:

1. 以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直接进行形象转换而成的意象 在杜甫《秋兴八首》中,有这样一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菊花开的是泪,舟子系的是心,这就是由转换形成的意象,是虚实结合。人如孤舟,漂泊异乡,系的自然是思乡之心。

2. 以客观事物特征引发联想并以喻体替代而成的意象 李白在《客中作》里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之句,用琥珀光写出了美酒的神韵,把象征推到了极致,是典型的意象手法。

3. 以主观情感介入,由情理相关的事物组合而成的意象 古代诗人创造意象,善于把看似与事理无关而实则与情理相关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藉此打开诗的意境。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意象组合中,最妙的就是尾句。所钓者不是鱼乃是雪,是寒江雪景的心境,是欲言而不能的渴盼。这一笔,将诗人孤寂无奈的人生境遇写绝了。

4. 以人生经历和人文历史与客观景物嫁接而成的意象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成为统领全篇的意象。经过这样的嫁接,大江不再是一条自然界的江河,不再是与人生无关的客观事物,而是流动着思想感情的音乐和画卷,是闪耀着真理光辉的人文史诗。

意象创造当然要用修辞技巧,但意象不等于修辞,不能简单地用修辞来理解意象。 杜牧在《赠别二首(其二)》中写过这样的句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垂泪是拟人,但妙趣不在“垂泪”,而在“替人”。联想一下,不忍心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情景,连蜡烛也为之悲伤不已,陪着一夜流泪。这样写使惜别的氛围更加浓重,更加震撼人心。又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三千丈”来夸张愁思,是打开境界之笔,使愁思由看不见的心理状态转换为看得见的形象呈现。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在艺术上进一步完善了意象手法。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必须重视学习唐朝以来诸多诗人的创作经验,摸索和掌握意象创造的规律,借鉴发扬,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