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游天竺

玄奘西游天竺 唐太宗什么时期玄奘西游天竺?

唐太宗什么时期玄奘西游天竺?

唐太宗什么时期玄奘西游天竺?

公元627年,唐贞观元年,年仅27岁的玄奘从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出发,决定去天竺(印度)求取真经。他在印度求学13年后,于641年启程返回,公元645年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从出发到返回,玄奘西游历时18年,行程2万多公里,穿越110个国家,并将沿途所见所闻写成了传之后人的《大唐西域记》。

玄奘取经到达的天竺寺庙是?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古时的印度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种区域和文化的划分,其中包含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尼泊尔、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很多国家。

那玄奘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古印度,到底要去哪里取经呢?这就好比你现在听相声肯定会想到德云社一样,来到了佛教的发源地,自然要找名气最大,藏书最全,人才最多的庙宇,那就是古印度板块中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的大寺院,古印度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以及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

这里便是玄奘取经的终点,也就是《西游记》中的大雷音寺,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九百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

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让唐玄奘去天竺取经?

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打开了东西方商业交流的大通道,由此产生两个结果:

首先,获取财富。

其次,削弱匈奴税源。丝路国家多从事精耕农业,相对富裕,是匈奴维持长期战争的基础。

汉代自凿空之旅后,匈奴面临两线作战的窘境,加上税收损失,凝聚力大大下降,从此走向衰落。这为后代留下治理经验:欲安定北方,必须向西用兵。

唐太宗不断西扩,一方面是受突厥几乎攻破长安的刺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打通西方财路。唐代长安有许多皇家手工厂,就是为了与丝路胡商对接。

汉唐两代,中亚各国均信仰佛教。按佛教传说,中土并非世界中心,因立竿有影,而天竺立竿无影,才是世界中心,这给唐人带来巨大的自卑感。

隋代之前中原曾动乱400多年,且五胡乱华,游牧民族进入中原,传统的以血胤别华夷的方式已失效,如何将社会整合起来,重建文化自信,是唐代统治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事实上,唐太宗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皇帝,而是“中原天子”“天可汗”与“转法轮王”三位一体。

中原天子为坐镇中原提供合法性,天可汗为管理游牧民族、绿洲诸国提供合法性,转法轮王则为管理信徒提供合法性。

为确认自己的合法性,唐太宗鼓励僧人西行取经,但态度时有游移,取决于现实需要。

随着王玄策征印度取得大胜,一扫中原对印度的文化自卑感,则唐朝皇帝的“转法轮王“身份渐渐淡出,后人不解此中因果,误以为取经只是文化事件,而非政治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