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谁会凭栏意

“无言谁会凭阑意”“无言谁会凭栏意”到底哪个对,还谁两个都对?

“无言谁会凭阑意”“无言谁会凭栏意”到底哪个对,还谁两个都对?

“阑”与“栏”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多用于古代,后者多用于现代;且前者含义较多感情较复杂。以下是“阑”的含义:
1. 同“栏”(名词)。
2. 同“拦”(动词)。  
3. 〔阑干〕a.同“栏杆”;
b.纵横交错,参差错落,如“梦啼妆泪红阑干”。  
4. 〔阑入〕进入不应进去的地方,混进,如“无票不得阑如。”  
5. 残,尽,晚:夜阑人静。春意阑珊。
同时,该句摘自柳永的《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本是一个仕途不顺而流连市井又感情细腻的词人,并创作出了“慢词”这一独特形式,以便于歌女吟唱。
因而,“无言谁会凭栏意”宜为“无言谁会凭阑意”。单从字形来看,“阑”更复杂,相较“栏”更适合表达更复杂的情感。
这里拿辛弃疾的“把栏杆排遍,无人会,登临意”作个对比,为什么这里更适合用这个“栏”?一则,辛弃疾虽一生不得志,但性情刚强豪放,同时他的词风也一向属于豪放派。二则,虽说他写这首词是为抒发牢骚,但并无强烈的复杂悲切之感,只为表达无人赏识的感慨。
而柳永本人和他一向的词风,以及该词所想表达的感情则正好相反。所以更宜用“阑”。
所以,我们在平时赏读诗歌文章或自己写作时,要有一个从整体到局部,从整个人生到诗歌的一个字的思想过程,让整体决定局部。
在面对问题时也是如此,只有由面到点,才能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真正意义上一绝后患地解决问题。